医院拔尖人才是撬动医院发展的杠杆。医院培养造就各类拔尖人才,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们经常讲拔尖,那么什么是拔尖?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拔尖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含义和表现。就总体来说,拔尖就是超出一般、出类拔萃,这是相对于社会和他人而言的;与此同时,拔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不服输、敢冒尖,这是从拔尖人才的自身角度而言的。拔尖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内因和外因,就是人的主观努力和外部环境。拔尖也不是偶然的,而是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回报, 需要经过艰苦的实践、不懈的努力。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医院,要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离不开鼓励冒尖、保护冒尖的工作氛围,离不开敢于和善于冒尖、以冒尖求拔尖的人。
一 对个人来说,怎样冒尖呢?
其一,冒尖要有奋发有为、敢于当先的锐气。
冒尖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说想冒尖就能冒尖的。冒尖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必须具有雄心壮志。如果意识里想都没想过,也就不可能有敢于当先的行为了。当然,光有雄心是不够的。要出类拔萃,做出不凡业绩,只能通过锐意进取、艰苦奋斗。成功只属于那些勤奋、刻苦、敢闯、敢干的有志者;碌碌无为、明哲保身、安于现状、浑浑噩噩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拔尖人才的。具有昂扬的锐气,是冒尖的前提。
其二,冒尖要有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干扰的勇气。
冒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能墨守陈规、亦步亦趋,而要不囿流俗、大胆求异。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积淀而成一定的民族心理和习惯。我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中庸”之道,相对地排斥冒险, 所以对冒尖也就多少有些回避甚至非议。古人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之训,民谚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橡子先烂”之说。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对冒尖者有些人往往看着不顺眼,心里不自在,说三道四,冷嘲热讽。因此,要想冒尖,还要从心理上战胜自己,有一股想干事、干成事、不怕事的勇气,集中精力,排除干扰,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具有无畏的勇气,是冒尖的基础。
其三,冒尖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志气。
任何人在通向成功的奋斗过程中,道路都不会是平坦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凡能胜利抵达彼岸者,莫不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对困难和问题,要有足够的估计。遇到挫折时, 不能失去信心,更不能轻言放弃;而在顺利的时候,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当认识到,冒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方面冒尖了 ,不等于其他方面也冒尖了;一时冒尖了,也不代表永远都能冒尖。只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才能不断进步。如果满足、懈怠、停滞了, 落后就是迟早的、必然的。具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志气,是冒尖的保证。
二 对医院来说,怎样才能创造适宜人才冒尖的氛围呢?
首先在医院文化中,明确阐明对人才冒尖的支持态度,抑制排斥冒尖的非主流文化;其次,建立拔尖人才特殊的薪资待遇政策,以鼓励人才冒尖;最后,在人才的使用上,对冒尖人才在评估价值观的基础上,大胆使用,为冒尖人才提供一个能够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