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维是医院战略管理的核心,战略思维体现的是医院管理者对环境的预测和把控能力,并通过管理行为加以实践,从而就形成了战略管理。
与传统的思维相比,战略性思维更加强调敏锐、系统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但是,仅仅有战略思维并不代表一定能够在竞争中赢得胜利。思维毕竟只是一种思考方式,要得到表现为决策的结果,还要依赖思维对信息的加工以及对未知信息的预判—非确定性条件下的战略管理。借助于思维工具的运用,更多的人能够用一种相同的模式对环境和竞争对手进行结构性的思考,但并不表明这就是一种正确的思考方式,因为最后形成的结论的形式仍然受到一定人为个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本身又具有蝴蝶效应,所以做出的决策仍然是千差万别的。实际上,战略管理应该由更多具有战略思维的人来实行才能够取得相应的效果。否则,就会出现战略与执行能力的偏差,但这有时并不是执行人本身的执行问题。
医院的发展需要有战略来指导,而战略则需要战略思维指引,医院的发展需要战略思维,这取决于以下因素:
第一,我国医院已进人到战略制胜的时代。
因为,我国医院的外部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概括来讲,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有三点,即患者的医疗需求在变化,医院之间的竞争环境在变化,外部环境本身也在变化。医院的发展如果缺少战略,就像忙忙大海中的没有罗盘和指南针,危机四伏……因此,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运用战略思维,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医院的战略管理上。
第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
现在人工智能诊疗技术支持系统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开辟的医疗服务的新领域,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的应用对医疗技术的影响等等, 都对医院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医院应当预见到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究竟会对医院自身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这也需要战略思维起作用。
第三,战略思维可以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自己的未来。
应用战略思维,医院可以主动筹划自己的行动,而不仅仅被动地应付环境的变化。通过正确判断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并制定相应的策略,这样就可以使医院积极把握自己的未来。同时战略思维的过程为判断和分析医院的管理者和员工应该在哪些方面改进提供了依据。
第四,医院领导团队科学化的需求。
我国医院基础管理薄弱,医院院长大多是名医,是技术专家,而非管理专家。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医院高层管理者应当是复合型人才,既懂得医疗技术,又懂得管理,而且善于用战略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如何在医疗行业中准确定位自身?医院的服务对象是谁?服务地理范围是什么?能提供什么类型的医疗服务?……这些问题都需要战略思维来指导。战略思维是制订医院发展战略的先决条件,也决定着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医院要在一个懂得运用战略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团队的领导下,才能满足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医院发展必须要有战略思维的指导作用,有了战略思维,不仅使高层管理者更明智地把握医院的发展方向,也使广大中层管理者有了制定本科室策略的依据,广大员工对未来的奋斗方向更有信心。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