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渗透,我国的许多领域已经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医疗产业亦将如此。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在医疗机构管理中引人了市场竞争机制,医院面临着医疗水平、服务质量、设施、便捷性、价格、病人、人才等方面的竞争,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协调医院自身发展,全新形势下的医院发展战略应该具有如下五大特征:
一、医院发展战略应具有长期的目的性
医院发展战略的目的,不在于维持医院的现状和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是追求在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合理化的状态下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是立足于长远的未来发展。
二、医院发展战略应具有高度的全局性。
医院发展战略是对医院未来经营发展方向和目标具有纲领性的规划和设计,它是由高层管理者直接主持制定的,它不同于具体、细化的一般管理决策,而是对医院一切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普遍的、全面的、权威的、极具指导意义的管理决策。
三、医院发展战略应具有竞争的应对性。
医院发展战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战略思想就不会在医院管理中产生与应用。市场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医院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引入战略思想, 从长期的、全局的角度来把握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条件的变化,提出应对竞争与挑战的整体性方针和策略。
四、医院发展战略应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医院制定发展战略是为了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因此,它不能是空想的和虚幻的,而应是切实的和可行的。这样才能具有号召力,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潜能和工作热情,去努力实现战略目标。所以,一个完整的战略方案不仅要有战略目标和方向,而且还要明确战略重点、方针、策略和实施。战略方案的各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由此也体现出战略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
五、医院发展战略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医院发展战略的决策是一个长期酝酿的过程,它要在大量的内外环境条件的信息收集、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环境变化和医院发展作出科学的预测,所以它一经决定就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并要保持其稳定性,否则朝令夕改,医院上下就会无所适从,战略对各方面工作的指导作用也就无从谈起。当然,环境总是要变化的,所以,一个好的战略应有适度的弹性,以便能对环境变化保持必要的应变能力;当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的变化超出战略的预期,战略自然需要作进—步调整,因为它本身的形成与实施就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