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初期吉尔布雷斯夫妇早期对医院的工业工程研究开始,人们从未停止过对一个问题的探究:“医生的工作能采用标准化操作么?”就像在制造业那样,标准化操作的指导理念和经验法则同样适用于医生的工作。
医生们似乎最有可能抵制、反对该思想,他们认为每一个患者都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工作不能是标准化的。记住,标准化并不像严格的“有着相同模式的”医药业那样,不意味着工作是同一的。在精益实施过程中,医院只对影响安全和质量的活动、任务以及程序实行标准化, 不会迫使医生不顾患者的具体情况摒弃自己的职业判断。专家、外部人员或管理者也不应强制医生实施标准化。医生应当受到尊重,这是精益原则的要求。
在患者一医生的直接交互中,许多成功的标准化操作方法都是由实际工作的员工所设计的,这里指的是医生。举例来说,宾夕法尼亚州的盖辛格医疗中心(Geisinger Health System 〕发现需要想办法降低选择性心脏搭桥手术后的患者死亡率。他们没有命令医生采用某种护理标准,而是让心脏外科医师们研究各自的方法,给自己订立标准化的操作,他们把这一体系称为“有效医疗方式”(ProvenCare)。尽管这一方法没有使用精益术语来定义,但却与精益不谋而合。
心脏外科医师发现,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不同的医生会采取不同的草案。盖辛格医疗中心的心血管外科主任,阿尔弗雷德S卡塞莱医生(Dr.Alfred S.Casale)说“我们了解到有7种做事的方式”。医生们摒弃了先前认为自己方法最好的想法,翻阅了相关文献和指南,记录了 40个经常会采用的步骤,包括术前抗生素和术后B-受体阻滞药的使用。
外科医生希望,在治疗特定的患者时,如果需要,他们可以选择不执行标准化操作的某些规定。但是他们“很少这么去做”,卡塞莱医生说道。在任何标准化操作背景下,员工都有不做的权利,但是如果人们频繁地偏离标准化操作,那么就要将这个现象看成是现有方法出了问题的信号。如果有新研究或新证据,医生也会遵守标准化指导理念, 改进自己的操作方式。
盖辛格医疗中心在实施标准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更正了外科医生应用标准化方法会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的传统观念。患者不用再次回到重病特别护理室,缩短了住院时间,出院后也可以直接回家而不用再去疗养院。因此,为了提髙对所有患者的护理质量,各家医院都要抓住时机实施标准化建设。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