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要干事业的,干事业就需要—个舞台,实现自身价值也需要一个“平台”。没有舞台,纵使“才高八斗”,也不能得以施展,只能落个“英雄无用武之地”。假如千里马没有遇上伯乐,那么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假如诸葛亮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也许就如同一介山野村夫终老于山林之中,也就不会有当时“三分天下” 的局面。这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人才,不单在于他如何有学识、有抱负,还在于他能够获得施展才能和创造业绩的机会和条件。许多医院在人才使用问题上普遍存在的求全责备、论资排辈、平均主义、迁就照顾等压制人才的现象,因此,必须端正用人观念,在人才使用上树立打造事业大舞台的四大理念,为激发人才活力和促进人才成长创造了条件。
一、只要能唱戏,就给搭舞台
现代成功学中有一个重要理论—“平台理论”。意思是说,如果具备一个相对较高的基础,或较为优越的条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概率就高一些。“平台理论”正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用在人才学中,是指一个素质好、能力强的人,如果获得好的机遇和条件,那么他成才、成功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无论在工作舞台还是人生舞台上都会搏出一番精彩。这个“平台”好比一个舞台,是演员或者任何人展示才能、实现价值的根本场所。有人做过调查:人才最怕的是什么?答案不是环境艰苦,也不是待遇不髙,而是怕用非所学,没有用武之地。凡是人才,都希望发挥作用,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事业上做出应有的贡献。从事临床工作和医学研究的科技人才,如果要想获得事业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同样需要有一个很好的“舞台”。为了实现人才使用的最大效益,促进人才自身价值实现,医院必须十分重视平台建设,确立“只要能唱戏,就给搭台子”的用人理念,树立“给想干事的人提供平台,给能干事的人搭建舞台,给干新事的人当好后台,让干成事的人登上奖台”的人才工作思路。有了这种“搭台”观念,医院才能着眼于人才的长远发展,以爱才之心、用才之能、励才之智,努力为人才搭建舞台。一方面,立足就地搭台。医院为各类型各层次人才和人才苗子创造必备的工作和学习条件,在医院内部搭建起较高的工作和科研平台,并不断进行扩大和提高。同时,注重丰富舞台内涵。医院通过用政策制度保证、文体活动凝聚、环境氛围熏陶,不断丰富舞台内涵,激发人才的内驱力。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借台唱戏”。医院支持. 和鼓励科技人才参加学术交流、创造条件担任学术任职和担任客座教授,广泛开辟国内外工作平台,“借台唱戏”,为人才成长、展才和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机会、提供条件。
二、能唱什么戏,就搭什么台
清代学者顾嗣协在其诗《杂兴》中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可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甚勿多苛求。”这首诗深刻而形象地说明了在人才使用上的“适用性”问题,对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医院在人才使用问题上,确立“能唱什么戏,就搭什么台”的观念,坚持量才适用,对各类人才努力做到用当其位,尽其所长。针对一些创造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医院尽可能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最大空间,即有七分才能,愿给十分条件,为其创造进一步发挥的广阔空间。“是老虎,就给它一座山;是猴子,就给它一片林”,量才适用、竭尽所能,让人才在更大的空间中发挥特长。知人方能善任。为了把量才适用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使更多有用之才发挥才能,医院的各级领导,要培养识才慧眼,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要开阔视野,学会从更大的范围选拔人才;要积极拓宽胸怀,形成容才爱才的良好风尚。
三、要想上舞台,先得打擂台
从古至今,搭台设擂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法。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事例证明,竞争出人才。当然,竞争必然带来人才流动。人才流动包括管理人才跨部门、跨行业、跨专业的“换岗流动”,科技人才的“市场流动”、“知识流动”,还有对各种人才的“淘劣流动”。第一种流动通常是组织安排的,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后两种流动则是人才竞争的表现和结果。俗话讲,水流不腐,人流则活。人才的流动,对于形成合理的人才资源配置,保持人才发展的生机和增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为盘活人才资源,医院可以采取科主任竞争上岗的办法,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通过竞争,让有能力的人凸显出来。在科室主任竞聘中,医院须坚持能力至上理念,在参与竞聘人中选贤任能。这种为人才设擂搭台、提供机会、竞争上岗的做法,将形成能者上、平者让的良好局面,不仅促进了院内人才的合理流动,增强了人才队伍活力,而且为引进优秀拔尖人才创造了良好环境。
四、只要有真功,就可当主角
年轻人才得到重用,既是事业兴旺发达的需要,也是事业后继有人的表现。医院树立敢于破格重用年轻人才的观念,坚持唯才是用,只要是人才都积极创造条件适时使用,让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投身实践去锻炼成才。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医院积极营造年轻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努力为他们施展才干提供舞台,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唱主角,把他们推到事业的第一线,鼓励他们冒尖;对他们早扶持、早使用,让他们在精力最充沛、创造力最旺盛、工作最有希望出成绩的时期挑大梁,成就他们的价值追求。实践证明,破格提拔年轻优秀的人才,可以带来“激励效应”,增强整体活力,形成人才竞相上进、奋发有为的氛围。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