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接收的患者病种必须是在医院所提供的服务范围之内,无论是在门诊或急诊,所有医护人员在接触的第一时间就要对其进行一个初步评估筛査;如果符合医院收治范围,尽快明确收治以提供恰当的服务;患者入院前应进行的相关检验、检查,以作为筛查患者是否符合住院的收治标准;医院在决定患者的门诊转诊、入院后的转科以及转院时必须具备必要的诊断性检查结果,当这些检查结果没有出来或是医生没有得到这些检査结果之前,不能决定患者入院、转诊或转院;当患者未能及时得到入院、转诊、转院时,要告知患者其原因并记录这些原因。具体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高效的服务流程
医院对患者门诊挂号就诊及办理入院要有流程,要有一个书面的、清晰的操作流程指引员工和患者,这些流程必须是规范的标准,必须符合医院所提供的服务范围,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遵守的程序。
对病情危急的患者优先安排救治,以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医疗护理评估判断内容,确定患者得到紧急救治的标准,急诊科医务人员要接受和掌握这些标准,根据标准的判断指导医护人员恰当安排急诊患者优先就诊;安排有资格的医生及时检査、诊治急诊或情况危急的患者。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具备以下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①全面正确的评估患者; ②能够区分患者的轻、重、缓、急,以确定患者得到治疗的优先次序;③提出患者的治疗方案,实施有效恰当的救治;④掌握收治标准,对患者、家属进行知情同意;⑤ 收治患者到合适的病区。
医院要维护患者和家属权利并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医院是一个接待不同人群的公共场所,其服务对象包括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生理心理疾患的患者,同时也包括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界人士 ,医院应在环境设施、语言交流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服务障碍的人群提供支持服务, 以减少和消除这些障碍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二、安全的诊疗过程
医疗过程复杂,需要多个部门、专业、多个医务人员共同完成,但安全贯彻始终,因此,必须密切配合,合理诊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医院要有相应的政策和工作流程,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内容包括急诊与住院、诊断与治疗、手术与非手术、医院内部与医院之间等方面。政策的制定需要有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一起商定,以确保流程更加适用、顺畅、协调、合理。
医院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全过程中,应有一名合格的人员对其进行负责,这个责任人要对所分管的患者提供全程医疗服务,包括:①制定治疗计划;②联系诊断检查;③下达书面医嘱;④修订治疗方案;⑤确定预期效果;⑥书写病程记录;⑦ 负责出院随访等。
接近出院标准前,就要尽早做好患者出院规划和合理的安排。①确认患者出院后得到提供继续医疗服务的机构或社区是否是患者居住的所在地,其条件和服务能否满足患者的需要;②介绍当地最合适的医院,以满足患者社会、营养、心理、康复等需求的服务范围及服务水平,并和对方取得联系;③向患者交代提供继续医疗服务机构的所在地点和名称,任何需要到医院随诊的情况或紧急就诊;④出院后的生活设施准备以及随访事项要告知患者家属必要时需要家属参与;⑤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出院后的有关事项,必要时也可用书面或图表的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作介绍;⑥医院有政策指导住院患者及家属交待出院后的有关事项,必要时也可用书面或图表的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作介绍;⑦医院有政策指导住院患者及医护人员如何处理患者请假临时离院。
三、合理的转院流程
(一)满足患者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为了满足患者持续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医院还需要制定指导员工安排患者合理转院的工作流程。这个流程包括:①指导合理的转院;②转院的理由;③转院时双方的责任;④转院的标准;⑤转院途中的责任人;⑥转入医院的条件是否满足患者的需要等。
(二)满足患者转诊、转院或出院时交通运输的需求
患者转诊、转院或出院时医院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或状况,安排或提供患者的交通运输,安排的车辆要与病情状况相适应。医院通常在安排患者转院、转诊时会考虑提供适当的交通运输,保证将患者安全运转到目的地;而对出院的患者则往往忽视了交通运输的需求关注。交通运输工具的不适合或没解决,轻者会影响到患者的心情,重者会导致患者病情的复发和或加重,因此关注和负责每一类患者的转运都应该作为医院对患者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并要写进医院的相关政策中指导员工执行。
(三)医院要制定救护车的管理制度和使用流程
对拥有和运作医疗服务的医院,其运输服务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并有相关的运营执照;救护车司机要具备相关合格的驾驶证。医院政策要明确救护车的管理制度和使用流程,保证出车时患者、员工的安全和出车质量。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