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很多医院的门诊就诊流程如示:预检分诊-挂号-候诊-初诊-缴费-候检-检查-复诊-缴费-取药-离院。患者一次就诊,平均在门诊停留2〜4个小时,除去医生直接诊查的10〜15分钟,其他时间均不会给患者就诊带来价值。从我们给医院提供诊疗优化流程咨询的经验中总结,等待、过度检查、多余的过程、返工是门诊服务流程中四大主要浪费因素。这些浪费无疑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推高了医院的运营成本,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医院在走向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消除门诊服务中的四大浪费必将是一道坎。
1.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在很多医院的门诊服务中,对患者来说往往都是三长一短,即排队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问诊时间短。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 在网上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对病人合理分流,尽可能削低门诊高峰时段的患者数量,挂号费用可以通过网上直接支付;
B. 在门诊大厅设立门诊住院收费处自动排号机,按号办理交费;
C. 开设“简易门诊”,为明确自身就医需求的病友提供快捷、简便的开药、检查服务;
D. 合理利用医疗设备资源,错开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检查高峰段;
E. 开展门诊一站式服务;
F. 推进小包装饮片使用,缩短患者取药时间;
G. 采用电子处方,通过网络传递处方;
H. 采用PACS 系统传递影像报告;
I. 采用LIS系统传递检验报告;
…
2.消除过度检查
过度检查是很多医院存在的普遍现象。过度检查不仅造成医院医疗资源和患者经济资源的浪费,而且给患者身体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消除过度检查,对医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组织来说,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消除过度检查,可采取以下措施:
A. 改革医院职工的薪酬分配机制,经济利益是引发过度检查的罪魁祸首,必须将医院职工的收入与科室创造的经济效益脱钩,建立医院新的绩效考核办法;
B. 对医院战略发展进行明确规划,确保医院能够产生新的业务增长点;
C. 强化医院的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医院的盈利能力;
D. 积极推广临床路径,规范门诊诊疗行为;
E. 优化医院门诊诊疗的稽核机制,确保医疗管理制度在医院严格执行;
…
3.取缔多余的过程
传统医院门诊流程中有很多不增值的环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患者就诊过程中需要挂号缴费、检查缴费、取药缴费至少3次。在信息化时代,多次缴费显然是个多余的过程。取缔门诊服务流程中多余的过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 在医院开展一卡通服务,采用预付费形式,可以采用银行卡或手机支付,一次缴纳,分批消费,随时结算;
B. 采用PACS 系统传递影像报告;
C. 采用LIS系统传递检验报告;
…
4.消除返工
门诊服务流程中出现的错误的分诊、不合格的检查单、错误的检查结果、错误的诊断、不合格的处方、不合格的药品等都会造成流程返工。消除返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 设立明确的预检分诊岗位,并配备合格的预检分诊人员;
B. 强化首诊负责制管理,对患者就医进行科学的引导;
C. 改革医院薪酬分配机制,消除患者分诊、转诊、住院安排等环节中的经济诱导因素;
D. 评估门诊医生护士的工作负荷,优化门诊医生护士的岗位编制;
E. 推行电子处方,提高处方合格率;
F. 改进门诊服务的质量稽核机制,将质量稽核结果记入员工考核成绩;
…
门诊服务流程中的四大浪费现象逐步消除后,不仅能够大大医院的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而且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备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