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 的缩写,意为重症医学监护病房。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中小医院是一个病房,大医院是一个特别科室,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ICU在医院中专门负责接收危重病患者,这类患者可能来自于门诊、急诊、住院患者、手术室,他们的病情危重,需要抢救、严密监护和治疗,在诊疗过程中,容不得出现半点医疗差错。医疗差错一旦发生,轻者延误患者病情,重则危及患者生命。可是,就在这样一个医院诊疗服务中的关键环节中,医疗差错率确是居高不下。
国内对ICU的医疗差错率没有详细的统计资料,我们从国外的一些统计数据就可以了解到ICU的管理中存在着多么严重的问题。早在2009年3月,《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监测了2007年1月17日至24日间,27个国家的113间ICU每天同一时间所发生的用药差错(见表1〜3)。
从表1中可以看出,ICU患者遭遇医疗差错的概率是如此的惊人。在1328名被调查患者中,有18.8%的患者遭遇一次差错;有14.4%的患者遭遇2次以上差错;有0.9%的患者遭遇的差错造成永久伤害或死亡。从我国医院ICU管理的平均水平看,我国医院ICU的医疗差错率数据只会更高。
根据表2《ICU差错原因分析》和表3《ICU差错发生原因分析》,要降低ICU医疗差错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ICU工作流程,建立完备的ICU管理标准,强化各流程间的质量审核机制,预防医疗差错的发生;
2.优化ICU的岗位设置和编制,为各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避免医务人员的超负荷工作;
3.持续优化医疗差错管理机制,杜绝同一问题的重复发生;
4.优化药品配送流程,重新设计药品标签,便于护理人员识别;
5.改进ICU排班机制,科学、合理的安排各班人员,确保ICU工作人员能够以良好状态投入到工作;
6.完善ICU交接班管理制度,确保诊疗工作的无缝交接;
7.强化对ICU及其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确保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医院执行好上述措施,相信ICU医疗差错率将大大降低。
备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