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医院的文化建设、品牌建设是医院科学化管理的具体体现,并在医院的发展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只有不断地进行医院文化的创新,才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巩固竞争优势。
一 重视“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就是指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在满足人,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组织和个人的目的,达到组织医院和员工的效益“双赢”。
过去,医院在管理工作中强调的是以“事”和“物”为中心,认为人就是为“事”和“物”服务的,不重视甚至不尊重人的价值,在使用员工时,只注重员工已有技能的利用,而不重视员工潜能的开发,使人才的潜能利用效率十分低下。
医院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效益的大小,声誉的好坏与医院所拥有的人才数量、质量、对人才的利用程度息息相关。如果在医院管理中不重视人的价值,不善于发挥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那么,就是浪费了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源。
二 重视品牌建设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理性消费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和微利时代,这些时代特征越来越刺激着医院管理者的品牌意识,患者满意度、忠诚度、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
从习惯“卖方市场”、刻意冋避医疗竞争话题、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维模式,到主动借助“吆喝”来提升医院知名度,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医院形象对医院文化的影响,纷纷借助媒体进行宜传,扩大医院在社会中的知名度,获得社会多方面的认可。不仅对医院整体形象进行宣传,同时对医院的新业务、新技术进行宣传。一些医院对医院的“名医”进行重点报道,扩大了“名医”知名度,也就等于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就会形成“名医”带出名科室,名科室带出名医院的良性循环。江西省肿瘤医院日前在病区推出了以护士长个人名义命名的护理服务,这就是典型的“文化造势”效应。
医院品牌建设的生命力在于求新,只有与时俱进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特色、新服务,才能适应医疗市场的新需求。医院有了特色就代表具有创建品牌的基础,要不断强化这个特点,并得到社会、患者更广泛地知晓和认同,放大品牌优势。在加大医疗设备的投人以增强实力之外,更多的医院则瞄准国内国际最新科研动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在医疗质量中求新,求精,把战略重点放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上,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齡结构科学、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医疗队伍,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使之成为创造医院品牌的生力军。
三 重视团队的作用
当医疗服务的复杂性逐渐增加、患者的需求不断变化、医疗服务的协作要求日益提高,医疗行业“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经过去,“抱团打天下”成为医院团队建设的必然趋势。
无缝隙服务——倡导患者在医院的每一刻都能享受到舒心、放心、便捷的医院服务。通过医、技、护及各个诊疗环节之间的有效合作,使“服务链”始终处于连贯、畅通状态。许多医院目前提倡的门诊服务到送入病房为止,病区服务从电梯口迎接开始,就是一种“无缝隙服务”的理念。
医疗服务资源重组——对医院服务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如筹建“专病中心”,把相关的内、外科和辅助检查科室进行归并,实行联合门诊、联合査房、联合值班、联合科研,既可避免重复投资,又形成了优势互补,实现强强联合,达到1 + 1>2的整合效果。
建立“人才树”工程——有竞争优势的医院拥有的当然不是“一枝独秀型”的人才,而是一支结构科学、梯队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队伍。从踏上医疗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进入医务人员的“人才树”培养过程,并贯穿其整个职业生涯,这种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的系统化人才培养方式,已经在一些医院悄然上演。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持久生命力,医疗服务是医院产出的最主要产品,脱离了这两个核心要素,医院发展只能是一纸空谈。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