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可持续战略是医院健康发展的“常青藤”。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都要求医院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摆在医院的战略位置,确立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主要特征是:
1.其发展模式为集约式经济增长;
2.其发展能力为临床学科水平的整体提高;
3.其发展基础为优秀人才资源的聚集;
4.其发展核心为科技进步的不断创新;
5.其发展标志为医院综合竞争力的大力提升。
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对医院来讲,制胜的武器就是速度。没有速度就没有发展,更谈不上跨越式发展。所谓的跨越式发展,是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是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影响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3个要素是规模要素、技术要素、机制要素,其中规模要素是基础竞争力,技术要素是核心竞争力,机制要素是活化竞争力。受到可持续发展的拉动,现代医院经营模式正在发生改变,绿色医院、环保医院、人文医院应运而生。国际上从质量认证的ISO9000系列,发展到环境认证的ISO14000系列,而得到国际认证已成为进人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所谓ISO,其实是国际标准组织的英文简称。人们所熟知的ISO9000系列是国际著名的质量认证体系之一,而ISO14000系列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继ISO9000系列标准后推出的环境管理认证体系,由于绿色环保为大势所趋而日益受到全球先进行业的重视。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重视研究3个问题:
一是资源总量配置问题。
应由增加总量转向“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因为资源总量扩大仅代表“增长”,而资源结构优化才意味着“发展”。如在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上,关注点不仅是设备的先进性,更应关注引进设备与医院技术水平与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更新后的附加值效益。要探索和建立医院的“物流”管理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3个“零”的目标,即:质量管理的“零缺陷”;手术、检查的“零预约”;经费预算的“零基化”。
二是人才资源开发问题。
要防止急功近利,既要引进急需的优秀拔尖人才,又要重视现有人才的选拔、培养。采取“蓄水池”的法则,立足当前抓“一班人”,突出重点抓“一批人”,着眼未来抓“一代人”。
三是资本融通的问题。
按照现代医院战略理论,只有当资源总量配置、人才资源开发和资本融合有机整合在一起时,才构成了完整的医院发展战略。面向市场经济的医院,其重大战略意图无不首先表现为资本的扩张和调整,在标准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医院需要不断地融通各类资本为己所用,以确保正常运转和实现发展目标。在资本融通的方式选择上,有3个原则必须遵守,即:有效原则、经济原则、规避风险原则。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