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主抓人才的管理还是主抓普通员工的管理,这经常令一些医院管理者左右为难。
一、医院人才与普通员工管理的误区
“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折射了大多数管理者的心态。谁都希望医院的人才越多越好,因为这代表着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和服务水平等等,因而大多数医院管理者把目光放在人才的争夺与培养上。在他们的眼里,人才就是医院的“宝”,只要抓住了他们,医院的发展就有希望了。因而,在日常管理中,自然而然地主要把管理精力放在对人才的管理上。
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管理误区,则是将人才与普通员工混同管理,一把尺到底,不分主次。在这些管理者的心目中,一视同仁,众生平等。殊不知,这样既打击了人才的积极性, 也没有调动起普通员工的积极性,两边不讨好。
二、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人才与普通员工是两个不同阶段的话题。每个人才都是从普通员工做起,最后脱颖而出的。
人才与普通员工的管理不能混为一体管理,没有区别,否则会造成人才的心理落差、缺少对普通员工的鞭策和刺激。人的管理,是管理学中最大的难题。事实上,所有的管理内容基本都是围绕人的管理而进行的。这里所讨论的人才与普通员工的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已。如何既要有区别,又有统一?如何将这两个部分的人,既分开管理、又能达到最终所期望的效果?这才是医院管理者所应考虑和急需做的事情。对于这两种类型的管理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对于人才的管理,医院管理者是基于搭建舞台,让其充分展示才能;而对于普通员工,医院管理者要创造条件、形成氛围,让其尽快成长。
医院是人才集聚的高地。加强对人才的管理,是医院管理成功一半的标志。医院要给人才搭建一个良好的舞台,让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当然这个舞台,是由医院搭建的,其规格也是按医院发展的标准定制的。医院要实现自己的愿景目标,必须有自己的人才培训规划,高级的、中等的、普通的人才必须有相应的等次和发展目标。从国家级、省级拔尖人才,到市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到医院里的技术骨干等,让他们看到自己进步的阶梯,激励他们不断地进步。对于一般人员,太远的目标有点不切实际,眼前的人才就是他们成长的榜样。近年来,很多医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阶梯。制定了严格的滚动培养计划,分别从论文发表、科研成果、技术创新、新技术引进、医德医风等多个评价标准,进一步激发其创新、创造的能力。然而这只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培养计划,不足以针对特殊人才的成长。在此基础上,根据领军人才的培养规划,将具有成长潜力的青年人才作为领军人才的助手,共同培养。这样就在人才与一般工作人员之间搭建起了一个沟通的桥梁。
毕竟,一枝独放不是春。在实际的医院管理中, 如果说将人才作为领头雁来看待,一般工作人员则作为雁队的每一只雁来要求。人才就会尽其才、释其用;而普通员工也会迅速地成长为管理所需要的人才。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