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存在医疗发展多元化与特色化的抉择问题,这正是一些院长关于“先做大还是先做强”的忧虑所在。
一、不要把全部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有种观点认为:多元化战略能实现医院规模的快速扩张,占领更多的市场分额,是当前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战略。医疗多元化倡导者最有力的理由是:不要把全部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那样更保险一点。即追求成长及降低与分散经营风险。
纵观现代医学的发展,不难看出,其内部分科已开始呈现出一派纵向不断分裂分支、横向不断交叉渗透,微观解析、宏观整合这样一种纷繁的互动景象。换言之,一方面医学所依托的科技背景越来越宽广深厚,另一方面医学消化吸收其他自然、人文、社会科学一切重大成果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种运行态势使得医学自身面貌日新月异,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刚刚废弃,新的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未及完形,即飞速向大系统医学模式转化。这对从事该行业的主体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任何一家医院的专科建设都必须首先顺应这一大势,其专科设置乃至业务规范都要不断革新,力求与之合拍,才能取得立足之地。
当前,随着科学观念不断更新和技术手段不断增强,医学内部分科的传统布局业已打破,不可能再以简单的内外科划界,许多新兴学科如介人医学、危重症医学、急诊医学、影像学等,有纷纷挤入二级学科之势,清晰勾勒出医学专科发展的脉络趋向。在此背景下,如果医院不全面发展这些学科,因循守旧,仍沿袭传统的专科配置甚至守着几个特色专科以求发展,必然导致技术落后以及人才和业务的萎缩,终将为日益激烈的巿场竞争所淘汰。
二、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
医疗发展特色化的追求者欣赏马克,吐温的观点: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那个篮子。至少看一只篮子比看十只篮子的成本要低得多。
持这些观点的管理者坚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专科建设是医院全面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拥有一批精品专科,直接关系着医院的兴衰存亡。特色医疗被认为是树立医院品牌、狙击整个医疗市场的关键。“专”是为了“精”,“精”是为了“胜”。现代医疗产业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专科分工越来越细,只有集中精力、财力、物力和人力专攻一科,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取得进步。
对于任何一家医院来说,搞遍地开花是不现实的,这需要不断追加大量人、财、物力的投入,许多医院都背不起这样沉重的负担。唯有突出特色、找准突破口,努力使医院某一方面的学科水平真正站到本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形成规模相当、梯次合理的专科人才队伍,同时发生联动效应,即带动相关专科业务发展,在此基础上,切实解决某种疾病的临床实际问题,以确保稳固的病员来源。
因而许多医院管理者把重点打造一批精品专科作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管理课题。
三、密集型战略与整体型战略的兼容
医疗发展的多元化与特色化问题,其实并不矛盾,其实质是医院横向延伸与纵向发展的关系,即医疗发展的广度与深度的问题。面对新的时代机遇,医院应当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变”的管理思路精耕细作,遵循“重点建设特色专科,均衡发展基础学科,逐个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的学科发展思路,这也是医院发展密集型战略与整体型战略的有机结合。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