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021-64092056

上海三慧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专题研究

  1. 当前位置:
  2. 首页专题研究专题研究

良好医患关系的四大特征

来源: 本站 发表日期: 2025-05-17 阅读次数: 1002

医患关系是现实的、具体的。从管理心理学角度来看,医患关系又是特殊的人际关系。从人际关系质量来考察医患关系质量,主要是看医患之间在各种现实因素影响下,实存的心理距离的远近。良好的医患关系一般具有四大特征:

一、医患双方和谐偷快

从本质上说,医患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医师为主导的人际关系。病人信赖医师的人格与医术,向医师托付了自己的命运与生命,为医师了解病情而不惜披露隐私,因而医患关系中病人对医师的依赖性极强,感情上极为亲密。同时,病人对医师的期望也较高。虽然依赖医师,但却希望得到平等相待,至少是合理的权利应得到尊重。医师如在这些方面,使病人满意,既或在治疗过程中有过什么曲折,但疗效最终令人满意,这样,医师的人品、学问、已令病人折服,敬爱之情油然而生,甚至结成莫逆之交,双方自然和谐愉快。

二、疗效良好双方满意

对急性病(包括意外伤害)病人来说, 既或已经失去知觉,但经抢救,终于得救。对慢性病人来说,确实进行了有效治疗(减轻症状、维持功能和延长生命),并通过与病人进行协商、讨论和交流,帮助他们尽可能独立地舒服地生活、尽可能减少病人对医疗干预的需要。使病人能够接受医师的劝告。对所谓“不治之症”的病人来说,尽可能延长了存活期,临终前尽可能减轻其痛苦。上述情况虽然大有差别,但已尽到了医生的责任,在医疗技术限定的条件下,疗效应说已经良好,这时双方(包括病人家属)也能满意。

三、尽职尽责患者信赖

不同医院或同一医院不同的医师,在医学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上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一般说来,上级医师负有临床决策的责任。个别决策难度较大的病例,还要经过会诊讨论,或集体决策。在这决策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处理伦理上的难题,和在现行法律上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尤其是要征得病人本人的同意,如病人已昏迷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还要征得病人家属中有资格代表病人的成员的意见。尤其是决定是否延续生命状况的决策;如植物人是否停止人工烺喂饲、不再进行复苏的决定等等;再如对婴幼儿、精神病人的各种决策,都必须征得病人代理人的意见。这些完全属于医师职责范围之内的义务。只要是医师尽职尽责、符合伦理原则、尊重病人本人或其代表人的意愿,患者方面是会信赖的。

四、医德高尚患方感激

只要医师为病人无私奉献,遵守医德规范并忠实地进行医德实践,都应被认为是医德高尚的医师。这与他是否收取合法报酬、报酬多少无关(在工资制下工作的医师更是如此)。但超过社会平均标准的报酬或报酬以外的酬谢,一般认为是不道德的。所以,医患关系中除支付合法的医疗费用之外,其“含金量”与心理距离则呈反比关系。总之,医德高尚的医师,既或病人辞世,其家属仍会十分感激的。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


最新推荐: 医德医风考评系统| 成本核算系统| 绩效管理系统| HR系统| 案例介绍|
友情链接: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 上海武警医院| 好大夫在线| hao123上网导航| 医疗器械公告|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9007199-2号|在线留言|站点地图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