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循证护理概念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又称实证护理,可简单理解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即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现有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对病人实施的护理。循证护理的真正含义可进一步理解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以研究指导实践,以研究带动实践的观念,制订出完整的护理方案。
二、循证护理的特点
(一)对护理
循证护理以护理研究为依据,为临床实践制定指南,改变了临床护士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
(二)对病人
循证护理即使对于身处边远的山区或护理事业发展落后的国家,循证护理也可为病人提供标准化的、经济的护理服务。因为以科学为依据,可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三)对医疗服务
当前循证医学已成为医疗领域发展的热点,循证护理使护士以最新最科学的方法实施治疗,加强医护间的协调,避免传统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四)对社会
循证护理的理念是将科学与技术综合起来,为成本-效益提供依据,有利于节约资源,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具有经济学价值。
三、开展循证护理面临的难点
发展循证护理,首先要有可供系统查询的证据来源,并且有收集、选择整理证据的能力,其次是有能力对证据进行分析、评估、做出结论,最后是将科学可信的最新护理原则和护理手段应用于临床。目前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护理队伍的知识结构参差不齐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30年间我国逐渐恢复了高等护理教育及护理科研,使部分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有所增强,但要与国际接轨,跟上国际护理学整体趋势差距甚大。
(二)护理学研究方法陈旧
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源于RCT得出的真实可信的数据和经过系统评价、全面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由于护理回顾性研究多于前瞻性研究,观察、调查性研究多于实验性研究,研究的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三)护理教育内容缺乏
当前的护理教育未能很好地将文献检索、计算机、外语等相关知识纳入教学计划,有的学校甚至是缺失,使得所学的内容与临床不能衔接,这就需要从护理教育方面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总之,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护理领域中兴起的新观点、新思维,这个观念同整体护理一样,应渗透到护理的各个领域,为护理人员所认同和接受,可使护士行为产生巨大的转变。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