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多数医院采取绩效工资的两极分配模式,首先由医院把绩效工资总额分配到各科室,然后由科室自主进行二次分配。科室自主分配过程中往往出现以下弊端:第一,科主任、护士长既是科室二次分配的主导者,又是科室二次分配的获取者,扮演着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角色,这种分配模式从流程和组织上存在漏洞,往往会造成科内分配不公;第二,科主任、护士长的分配方法不当,很多科主任、护士长不能够按照医生或护士的工作绩效来进行分配,只能采取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的方法;第三,科主任、护士长的分配依据不足,科主任、护士长日常工作中不能完整收集医生、护士完成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有关数据,导致在实际进行绩效工资分配时,只能依靠个人主观印象。科室不能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二次分配机制,将会引发一线医护人员的强烈不满,进而影响到科室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行。如何建立公平的科室绩效工资二次分配机制?从上海三慧医院管理中心为众多医院实施绩效管理系统的经验看,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
一、科室二次分配的管理组织
科室二次分配管理的角色应该分为两个,一个是设计者,一个是监督者。科室二次分配机制的设计者一般是科主任和护士长,他们对科室的业务特点和具体情况更清楚,因此完全能够胜任这个角色。科室二次分配机制的监督者一般是绩效办主任或人力资源科科长,他们从专业职能的角度的对科主任和护士长提出的科室二次分配方案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国家医改精神、不符合本院绩效分配策略的科室二次分配方案不予通过;在科室绩效工资发放的过程中,还要履行起监督的职能,以免科室二次分配方案不能严格执行。
二、科室二次分配的科学机制
对于医院绩效工资的分配,国家主管部门的要求是职工绩效工资分配不能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要坚决避免出现医生扮演起商人或业务员的角色。科室二次分配中要能够充分体现职工个人能力的价值,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绩效工资的分配中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职工的能力、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工作效率、业绩成果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让优秀的医护人员获得一流的绩效工资。
三、科室二次分配的数据来源
科学的科室绩效工资二次分配方案的实施,还依赖于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在医院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攀升的今天,采用医院绩效管理系统作为主要工具,可以有效解决科室二次分配的数据来源问题。从医生工作量来说,主要指标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人次等指标的具体数据,医院绩效管理系统都可以从HIS系统中提取;从医生工作质量来说,主要指标有抗菌药物使用率、药品占比、查房工作质量等,医院绩效管理系统都可以从物资管理系统和医疗管理系统中提取有关数据。医院各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一般都是真实、客观、准确的,对于科室二次分配来说,需可能采用有关系统中的信息作为分配的依据,以确保科室二次分配的公平性。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