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硬件是医院管理和运营的基础。新加坡医院在硬件建设方面是很有特色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建筑特色
新加坡医院建筑都溶入社区,医院无围墻、大门,交通方便;每家医院建筑各有特色,均由专业设计师和卫生专家共同设计,有良好的采光、照明、通风,主体建筑上都有医院的特色标志,十分醒目;其建筑整体化一,每栋楼、每层楼之间有长廊相连,院内道路四通八达;其布局科学、合理,既有利于治疗及抢救,又有利于防止交叉感染,便于消毒隔离,符合医院卫生学的标准。
如:急诊部布局自成一体,救护车设有专门通道。手术室都设在二楼,手术室与重症监护只是一条通道相隔,方便手术病人的监护和重症病人的抢救。其后勤部多位于地下层,与地面或每层(栋)楼以电梯相通,因此在新加坡医院,很少看到物资保障人员推着车在院内穿行。
二、环境设施
以人为本、关注细节,是医院环境设施的基本理念。每家医院都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生态环境,有山、有水、有花草、雕塑、鱼池等,空气清新,无刺激味,配以柔和的灯光,悠扬的背景和不同的空间色彩和布景,衬托出宁静典雅的艺术气氛;医院每个入口都设有服务咨询台,到处是醒目的路标指示;在入院处、药房、检查室、门诊诊室均有等候区,病人和家属均坐在椅子上办理各种手续,诊室实行一室一诊,每个病床设有围帘;病区走廊和卫生间都安装有安全扶手,卫生间内还有紧急呼叫装置,诊桌为椭圆无角设计,电梯内设有方便坐轮椅人士的操作按钮;医院内还设立病人健康教育图书馆,为病人提供健康资料、咨询,开展健康教育;一些医院还配备了文体设施,如健身房、桌球室等;每家医院内都设立了超市、快餐店、银行、邮局、药店、水果鲜花店、礼品店等,为病人提供了一个安静、安全、舒适、方便的就诊和修养环境。
三、仪器和设备
“现代化”、“智能化”是新加坡医院的标志。医院全面实施电脑网络化管理,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均以电脑操作控制;医院电脑网络不仅用于常规业务活动,而且医院的所有信息,管理(常规、制度等)、教育等内容都可以随时查阅,并可以通过网络为医院工作提建议。医院设有自动门窗、走廊自动监控系统和自动化输送系统,各种化验标本、急需药品、病历、X线片等都可通过运输箱传送,餐车、送物车可通过智能机器人运送到指定区域。每个病房均配备有传真机,对外预约和联络方便、快捷。医院配备多功能电子床、传呼系统、各种先进的检查、治疗仪器和监护设备,真正实现了医院的气体管道化、通信多样化、传输自动化和信息收集、加工、传递的高速化,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提供了硬件保障。
四、多等级病房
新加坡医院病房分为6个等级:贵宾房、A1、A2、B1、B2及C级病房。贵宾房配有会客室、彩电、冰箱、空调、电话、保险柜,其他分别为单人间、双人间、4人间、6人间和8〜9人的大病房。不同等级的病房收费标准不间,对入住B1 、B2、C级病房的病人,政府给予不同等级的津贴补助,B1病人支付80%,B2病人支付50%, C级病人只支付20%,通过政府津贴的形式,为不同收入的病人提供最适宜的、经济实惠的医疗服务。
注:任何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